10/23 看完早場的「安娜之死」之後,先吃中餐填飽肚子,
接著去西門町新開幕的屈臣氏晃了一陣、買了公司需要的 Market Sample 後,
緊接著去看中醫針炙,最後再去久違的「珈瑪黑咖啡」悠哉的邊喝咖啡邊看看小說報紙,
好不容易將時間耗到黃昏才可以開始觀看行程中的第二部影片:「香蕉小姐選拔賽」。

同場同時放映短片「闖」。

I.闖 Rush
2009 台灣 | 實驗片 Experimental | Beta | Color/B&W | 15min
導演:李念修
 

 

 

 

II.香蕉小姐選拔賽 Yours Truly, Miss Chinatown
2008 美 | 紀錄片 Documentary | Beta | Color | 60min
導演:林嘉瑜 Daisy Lin SHAPIRO


2008 洛杉磯亞太影展 
2008 聖地牙哥亞洲影展

 

香蕉小姐選拔賽.jpg

 

「香蕉」因其內白外黃的特徵,成為北美地區揣著一口流暢英文、卻連自己中文名都說不好的華裔移民後代的戲稱。本片紀錄兩位正宗選美佳麗與一名KUSO版的扮裝佳麗,除了因選美而體會不同的價值觀與衝突之外,並娓娓道述在緊身旗袍與流利英文的背後,究竟是中西合璧的優越感抑或國族認同的矛盾感?藉由本片我們可見佳麗們燦爛的笑容與高雅體態的背後,暗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苦水與渴望放逐的無奈,以及期待自我肯定的內心救贖。

因為並不喜歡「闖」這部短片,
所以不只沒有附上圖,
連簡介都直接省略掉。

「闖」是一部實驗短片,
這種實驗片本來有時候觀眾就不一定會了解在拍些什麼,
然後映後座談出場的導演,
讓人印象感覺更不好。

首先,是導演提到她當時在拍這部實驗短片是因為想發洩怨氣啥的,
換句話說這部實驗片是導演拍來發洩情緒的?
但拍這部實驗片的目的跟背後的想法卻沒有提到。
那我的感覺就變成,
我幹麻花錢看一部看不懂有點無聊討論還沒聽到什麼有建設性的只知道這是你發洩怒氣的片?
一整個莫名奇妙...

再者,當有人問到片中人物撿石頭時為何石頭是紅色的,
觀眾有疑問就直接回答原因就好啦?
卻偏偏要說:「怎麼大家都對這個部份那麼有興趣?上一場也有人問同樣的問題,好吧,那我就再說一次吧。」

搞什麼啊?上一場觀看的人難道會看這一場觀看的人一樣?
何況不同場次不同觀眾卻有同樣的疑問,
如果不是導演或者編劇故意拍攝的想讓人產生疑惑〈拍攝的很成功〉
要不然不就是這個地方可能大家都看不懂或者猜測導演有特別的隱喻所以才要詢問?

明明直接回答就行的問題可偏偏回應的態度讓人很不爽...。

話又說回來,導演還是有說一段讓我覺得還算有價值的話:

「有時候當事者在台下觀看自己的紀錄片,他們會變成第三者,
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去感受,
也因此有時候看完片後可以因此放下/原諒一些事情,覺得一些事情可以讓它過去了,
有機會用另一個角度去看自己其實挺好的。」
〈大概意思應該是這樣沒錯。〉

不過歸根究底我想這段話是她自己的親身感觸吧?
── 帶著怒氣發洩的拍攝這部看不懂她在拍啥的「闖」,
然後她自己之後看片覺得有些事情可以放下讓它過去這樣。

話又說回來,那我看這部片,到底是要看啥?
浪費時間麼?切......

 

 ┴┴┴┴┴┴┴┴

‧‧‧‧‧‧‧‧‧‧‧‧‧‧‧‧‧
 ┬┬
┬┬┬┬┬┬┬┬┬┬┬┬┬┬┬┬┬┬┬┬┬┬┬┬ 

 

在看「香蕉小姐選拔賽」的選拔過程時,
我腦海常常忍不住回想起珊卓布拉克主演的電影「麻辣女王」的片段。

身為豪爽女警的珊卓為了捉犯人參與了美國小姐選美大會,
過程中她要學習穿高跟鞋、學習如何走路、學習如何得體的答題、
學習和其他參賽佳麗ㄧ起出場時跳的群舞,
一切一切的都和本片中的華裔美國人參加華埠小姐選拔賽時一樣,
參賽者們也練習答題、要學習如何穿著旗袍走路以及展現優雅的坐姿、
同樣也有集體跳舞出場的場景,
只是華埠小姐選拔賽的人數和電影麻辣小姐的美國小姐的參賽人數差很多,
除了人數差距,華埠小姐選拔賽的舞台也很不華麗,
然後集體出場那個舞姿...呃,其實在我眼中看來也很亂...
不過,會有以上的想法、比較、批評,
完全是因為個人喜好的問題會不自覺注意到或者期待跳舞的場景,
但這完全不是本片重點就是啦!〈毆〉

本片的重點,其實是有著華人外表卻在美國成長的華裔美國人,
他們對自我的認同,以及週遭對他們的看法以及影響等等之類的。

另外、導演在映後座談中有談到:

片名中的 “Your Truly” 是因為想表現出選美小姐真實的那一面。
一般人對選美小姐會有著一個刻板印象 ─ 因為舞台上光鮮亮麗的表現讓人認為她們是完美的。
但其實離開選美會場,真實的她們生活中也是會面臨許多的困難、也有許多問題需要去處理解決。

而選角的基準是,她希望拍攝的對象是能夠真實的面對自己的人,
也就是即使知道自己不是那麼完美,也願意去面對並表現出來,
也許她們對自身的認同有所混淆〈不論是血緣關係、外表、家庭因素、外在環境〉
但她們也努力著去尋找自己的定位。

不過,除了當時用筆記記下了映後座談中導演說的一些內容,
個人對於本片的重點並沒什麼特別的感想就是了...
即使也許曾經有那麼一些些〈?〉,看完影片都隔了一周了,
中間還大分心的對「藝霞」燃燒起熊熊的熱情,
能夠堅持著把感想紀錄文生出來而沒像去年的女影有些片子的紀錄文最後難產,
覺得這樣也很夠佩服自己了~~~〈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yram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